Paul Gilbert是CFT的创立者,他是德比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2011年获得了大英帝国勋章。
Gilbert 1951年出生于冈比亚,62年(11岁)去寄宿学校,75年(24岁)在萨塞克斯大学拿到心理学硕士,80年(29岁)在爱丁堡大学拿到临床心理学博士。2003年(52岁)任英国认知和行为协会主席。曾经在国家卫生与保健研究所指导的研究。目前他参与了两个项目:1)慈悲在校园:教师和后勤人员慈悲训练(Compassionate Mind Training CMT )的评估,主要是评估校园内CMT干预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的评估;2)研究的慈悲心与竞争动机:研究电视节目在结构化活动中对合作与竞争动机的影响。
所以,Gilbert的研究一开始是以的CBT治疗为主,他有一本书在2000年就翻译成中文了——《走出抑郁》。Gilbert前前后后参与出版了21本书,可以看到他在2005年之前都是以CBT为主,后来就以慈悲为主了。所以,CBT的发展的一个路数是回归到CBT的心理学渊源,并推动CBT的发展。
最近Gilbert在接受英国时谈到了的起源。他说这些可以在他1989年出版的《人性与苦难》中找到渊源,在那本书里,他讲述了人类原始经验在演化过程中的不断的得到改良,可是,这些经过改良后人性,依旧有着不尽人意的地方,以至于会做些什么不好的事情。吉尔伯特随后在采访中谈到了自己观看过的纳粹集中营的纪录片,被关押的犹太人写信给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活着,信件是无法邮寄出去的,他们就把带着希望的信件塞在枕头底下,希望孩子(他们自己)还活着。那个时候,吉尔伯特刚刚有了孩子,初为人父的他就在那刻爆发了,他说,“打那儿以后,他都没有那么哭过。”那,这里边是有很多的感受在的。当他再次警醒,再次到人性残暴的一面的时候,就有了发心,他说:“让人类变得更加道德,是(作为心理学家的)我的伟大特权”。他以心理学家的身份发心,要培养慈悲的心智和文化。那,“培养慈悲的心智和文化“也是我们学习CFT需要铭记在心的。
CFT
为什么是Gilbert用CBT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时候发现,当CBT患者触及到羞耻和批评的主观体验的时候,治疗就陷入了僵局。这两种情绪感受也是我们学的人难以顺利穿透的防御。在工作的时候,会发现羞耻和自我批评往往植根于虐待、欺凌、在家庭中情绪的高度暴露、忽视、缺乏疼爱。对此的工作,是相当困难的。他们对此高度敏感,他们会拒绝咨询师触及这些痛楚,甚至认为咨询师的做法是批评和威胁,进而开始攻击自我。内在表征和外在表征都显示了敌对的状态。
通常的分析、联想、认知技术就会在这里失效。(精神分析技术是咨询师涵容那些内摄的批评、攻击、羞耻,等待来访者重新借助咨询师来体验先前事件/重构记忆/重新体验情绪感受/活化被阻断的身体感受)。对他们来说,共鸣、安全、温暖的感受是很难获得的。慈悲的相关研究认为:共鸣、安全、温暖的情绪感受是和系统、平静感的记录、对平静感作出反应的能力一起发展而成的。CFT推测,这些高度羞耻和自我批评的人,他们是无法理解这些情绪调节系统的,在他们的经验感受和思维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威胁”的情感系统。
慈悲聚焦疗法是一种整合疗法。整合了演化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以及中吸取的多种模式。最主要的理论假设是,人类在演化和不断改良的过程中有以下三种调节系统,CFT的目的是对这三种系统的再平衡。
演化和神经科学基础:三种情绪调节系统
专栏1 威胁保护系统
- 所有的生物都进化出了威胁觉察与保护的系统
- 对有机体的刺激侵犯必须被检查出来,以应对潜在的威胁
- 哺乳动物的防御包括一系列情绪(例如愤怒,,厌恶),行为(例如战斗,逃跑,冻结,屈服)和认知偏差(例如“宁求稳妥,以免遗憾”,“妄下结论”)
- 威胁防护系统已经形成了对某些类型威胁的适应,并且以一个比抱歉策略更安全的方式运行
- 对特定威胁的敏感性和反应是与学习相互作用的结果
- 威胁保护系统内的响应选项可能会发生冲突,造成混乱
- 由威胁保护系统编排的大脑系统可能偏见其他处理系统
- 在威胁保护中过渡的或不发达的敏感性是许多理学的基础
我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启动威胁保护系统。对威胁的反应保护了我们,随之而来的行为包括战斗、逃跑、顺从。持续的警觉是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模式工作的,这种模式的持续存在是许多的临床症状的根源。
因为这个系统有很多选项(战斗、逃跑、顺从)时,所以其运作就充满了冲突和困难。当人们采取顺从的策略——也就是在危险中维持原状、被动接受的时候——战斗逃跑的模式就被抑制了。那,在这个危险的环境中,也就是持续的处在顺从策略中的时候,低价值感、低地位、焦虑、不安就成为了常态,以至于回避人际关系、无法寻求安抚行为。随之而来的持续脆弱感和低又会加重症状。
CFT帮助病人认识到他们的病理表现和症状“不是他们的错”,而是经常出现的安全策略。并帮助病人发展出慈悲心,以验证和思考自己的这个应对模式,DBT是其中的一个技术。
专栏2驱力兴奋系统
- 这个系统激励和指引我们获得重要的资源。
- 它是期待和快乐的源泉。
- 它支撑着欲望和某些目标的发展——不仅是物质的目标,也是与自尊相关的目标(如寻求地位或名望)。
- 这是一种由某些药物强烈刺激的活化系统。
- 从这个系统流出的积极情情绪往往是西方心理学和唯物主义文化的中心。
这是给予我们积极情绪感受的系统,能够唤起情绪感受,效果等同于服用可卡因或苯丙胺。佛教心理学认为这种欣快感不是,佛教中认为幸福来源于一种冷静的“不争”的心智培养,也就是聚焦于正念和慈悲。
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
当驱力系统被过度唤起的时候。就会造成一种无意义感,丧失了积极的情感和动机。慈悲聚焦疗法关注欲望抑制产生的后果,也就是说,无法抑制欲望,压抑欲望无果后,随着而来的就是自我批评(这部分的研究结果和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抑郁是索取不到后对自己的攻击类似)。
专栏3 满足系统
- 当动物不受威胁并且不寻找资源的时候,他们会变得满足。
- 满足是与积极的平静、积极地影响和幸福感有关,满足不只是没有威胁。
- 依恋行为的发展运用了满足系统,使关心和友善的信号有了舒适的品质,激发了与幸福感、和社交相关的积极情绪。这方面的系统可以称之为“社会安全”。
- 满意/社会安全系统是内部的。 作为调节器连接着威胁保护系统和驱动系统
- 以慈悲为中心的治疗以及慈悲心智的训练旨在促进舒适以及社会安全系统的发展
满足的状态是指,不需要关注危险,不需要处理危险,同时,有足够的生存资源。满足感与和平感相关联——是一种“无求”的状态。类似于服用阿片剂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在依恋系统中,满足感来自父母的关怀行为,特别是身体的亲近,对的生理有安抚作用()。哺乳动物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经过不断的演化改良后,可以让他们能够从事于亲密的人际关系和彼此抚慰。与之相关的催产素,能够让杏仁核恐惧回路的敏感性降低,降低对社会危险刺激的敏感性,
三种系统之间的平衡
治疗的一个目标就是重新平衡这三个系统。威胁保护系统和/或驱力系统的高度敏感性和过度活跃性是高羞耻感和高自我批评者常见的问题。如此之人发现自己在与自己和他人相处之时都很难感受到满意或安全。他们缺乏与慰藉系统相处的能力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在早年生活中受到了刺激。
例如,一个人可能从父母哪儿收到的,更多的是威胁,而不是慰藉。正如依恋研究表明的,这可以让个体为了感到慰藉而不断的挣扎。因此,他们可能会发展出焦虑或回避依恋和人际风格(Mikulincer 2007)。慈悲聚焦疗法认为慰藉系统提供了一种安心和平静的感觉。无法与这一系统相处的个体在生成(可信的)替代想法或从事有益行为时,难以感到放心或平静/安抚。
慈悲聚焦疗法的技术
专栏4 慈悲治疗介入的三个方面
- 治疗师使用技能并表达同情心的特征
- 来访者将他们与治疗师的互动体验为一个非羞耻的,慈悲的和安全的互动;理想情况下,来访者从治疗师哪儿体验慈悲的每一个技巧和特征。
- 治疗师帮助客户开发同情心。 针对自我的属性和技能
慈悲的特质
慈悲技术
慈悲关注
关注于来访者的长处,积极的特征或技能,比如他们的勇气,对他人的善意或以往的应对方式。可以通过回忆,积极事件列表获得。同时教会来访者以欣赏和感激的态度。比如一些正念的基本技术,吃葡萄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病人从(有着潜在困难的)威胁保护系统中解放出来。
慈悲推理
包括DBT和心智化治疗中有一系列的干预措施,目的是让病人形成更加平衡的推理。在这个过程中,推理过程和证据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治疗师对来访者的情绪、个人意义的倾听、承领和验证是非常重要的。以此理解自我批判的意义,同时指出其反刍性思维中(存在)的问题,用慈悲心重新聚焦这些困难,以替代之。
慈悲行为
鼓励来访者在“新行为”上进行明确的合作,当病人不得不从事困难的或可怕的行为时,时时刻刻让来访者学会以温暖、慈悲和温和作为参照点,以便进入更可怕的活动。在这样的关系中,父母扮演鼓励和支持的角色。鼓励来访者获得他们自己的方向。